根据校历安排,重庆市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学期将于9月1日正式开学行课。开学在即,如何从假期的自由轻松状态投入到有规律、有秩序的校园生活中?近日,各学校陆续发布收心指南,助力同学们开启元气满满的新学期。
学生:调整作息时间 找回学习节奏
新学期马上来临,有的同学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充满期待,也有同学会出现开学前紧张、焦虑等状态。为此,重庆科学城金凤实验学校发布收心指南,建议同学们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调整作息时间。从现在开始,提前按照上学时间作息,每天早睡早起,提前适应学校的作息节奏。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先于心灵进入状态。认真检查假期作业,查漏补缺,备齐用品,营造开学仪式感。
制定新学期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假期里,很多同学都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或者短视频。但开学后,这些电子产品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从现在开始,请同学们要逐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
心理暗示是调整心态的法宝。同学们可以经常给予自己积极心理暗示,比如,“我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啦!”“我又可以上我最爱的某门课啦!”“我又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内容啦!”又或早上起来伸个大大的懒腰,对着镜子笑一笑,给自己竖个大拇指,说一句鼓励的话等,用积极的词语和积极的动作暗示或心理暗示,给自己带来快乐,放松心情。
家长:率先放下手机 帮助孩子远离屏幕依赖
家长方面,北碚区朝阳小学老师们送上了4个“收心锦囊”,帮助家长陪伴孩子平稳过渡,自信回归校园节奏。
调整作息,让孩子挑选一个喜欢的闹钟,逐步调整起床时间,早晨可辅以轻柔音乐或自然光线唤醒;保证每日户外运动,跳绳、跑步、骑车……释放精力,助眠深睡;饮食清淡规律,多吃蔬果杂粮,提前适应校园餐点节奏;用整理文具、购买书籍等“仪式感”小事,营造开学的氛围感。
手机“断舍离”,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屏幕使用计划”,如饭后30分钟,到点即止;用绘本、积木、绘画、家庭桌游等替代电子娱乐,填满无手机的时光;家长请率先放下手机,用陪伴代替沉默,用行动树立榜样。
温故知新,协助孩子梳理暑假作业完成情况,关注进度与书写质量;安排每日适度学习任务,如阅读、练字,逐步回归学习状态;与孩子共同制定新学期计划,涵盖学习与生活,目标具体可行,不贪多、不超载。
心理“加油站”,多聊聊校园趣事:好朋友、喜欢的老师……点燃期待;多用积极语言暗示:“你已经准备得很好!”“相信你能行!”收心不是命令,而是陪伴。如果孩子偶有情绪,请给他一个拥抱:“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也请记得,孩子需要一段缓冲期适应变化,不必急于求成。信任与理解,是最好的心理预备。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实习生 牛祉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