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cm身高仅 31kg!泉州一五旬女子吃饭必躺,罕见病+先心病缠身,多科联手拆 “生命枷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06:07: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薇 通讯员 谢礼锋

身高160厘米,体重却只有31公斤,泉州50岁的林女士身体如同孩童般羸弱,几十年寻医无果的病痛折磨,让她的生活布满阴霾。直到最近,病因终于被医生揪出——原来,她患上了一种被称为“肠系膜上动脉卡压综合征”(SMA综合征)的罕见病。

从小饭后就腹部闷胀 只得弯腰或平卧

林女士从小就被饭后上腹部闷胀、疼痛不适、消化不良等问题纠缠,这让她对进食充满恐惧。每次用餐后,她都得保持平卧位或者弯腰体位,才能稍稍缓解上腹闷胀的症状。由于长期无法正常进食,使得她营养不良,身形愈发消瘦。身高160厘米的她,体重竟只有31公斤,50岁的外表,身体状态却如同小学生一般。数十年来,她四处求医问诊,始终未能找到病因。

不久前,林女士走进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N18区胃肠外科,渴望摆脱这长久的病痛折磨。经过一系列检查,终于揭开了病因——肠系膜上动脉卡压综合征。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且林女士病情严重,需手术干预才能缓解。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心脏彩超检查又发现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巨大缺损(继发孔型)、室间隔肌部缺损。两种病症相互影响,使得手术及麻醉的风险直线上升,甚至危及生命。在充分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后,林女士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科室医护团队精心筹备、周密规划,并邀请心脏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及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开展术前会诊MDT讨论,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并顺利施行。术后第七天,林女士开始正常进食流质食物;术后第九天,她顺利康复出院,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医生提醒:若反复腹胀疼痛呕吐别大意

据了解,肠系膜上动脉卡压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导致十二指肠肠腔狭窄,进而引起肠梗阻症状。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足够宽,食物可以顺利通过十二指肠。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先天性解剖异常、体重急剧下降、腹腔内脂肪减少等,使得这个夹角变小,肠系膜上动脉就会像一根绳子一样紧紧勒住十二指肠,阻碍食物的正常通过,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胃肠外科张祖案主任医师解释道。

据介绍,SMA综合征的症状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患者进食后常会反复出现上腹部闷胀、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甚至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胆汁样液体。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营养不良等情况。此病多见于体型消瘦的个体或因严重疾病、创伤后体重急剧下降者。如果早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手术干预解除压迫。

“所以,如果进食后反复出现腹闷、腹痛、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张祖案主任医师提醒。

编辑:林威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