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增持”“上调超配”“看好中国市场”……近期,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国际机构密集发声,看多买多中国。看好中国经济、买多中国资产,已成为外资机构的主流观点。中国市场正成为国际资金的抢手配置,重估中国资产这一共识在不断延续、扩大。
集体上调资产预期
高盛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得益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维持对中国股票市场“增持”立场。同时,预计未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主题偏好将提升、企业盈利前景改善,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力度将增强。
“当前,全球配置型资金对美国股票持仓已达历史高位,而中国资产在全球配置型资金中仍处于低位,这种差异为中长期资金流入中国股票创造了空间和可能性。”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表示。
摩根士丹利近日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和股指目标,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性改善一直在稳步推进,这得益于企业自我提升、提高股东回报的行动,以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出现能够引领全球技术竞争的科技领袖。此外,全球投资者的低配仓位以及人民币走强或将助力股市继续上行。
在今年二季度股票市场展望中,路博迈集团已将中国市场上调为“超配”。“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市场的重要意义日益增加。”路博迈基金总经理阎小庆表示,中国市场规模提升、科技突破、优质公司不断涌现,正促使海外资本考虑加大配置。
外资用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乐观预期。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4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109亿美元,处于较高水平;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
“硬科技”公司备受追捧
谈及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不少外资机构提到了科技创新、经济韧性、优质公司、民营经济等关键词。
“自从DeepSeek横空出世,中国再次证明自己在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球高科技竞争中拥有独特优势,有望引领未来全球科技变革。”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策略团队认为,中国权益资产将在下半年跑赢海外市场,原因之一是中国对科技成长行业的支持非常给力,新兴成长领域潜力较大,对长线资金比较有吸引力。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吸引了外资机构目光。高盛近日发表《中国民营企业回归》系列报告,筛选出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等10家中国民营企业龙头对标“美股七巨头”,并表示这些民营企业正在崛起,在市值、竞争力等方面正实现向上突破,可改变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认知。
宏观经济的向稳向好,更令中国资产配置价值凸显。今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部分指标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此外,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也极大提振了外资机构信心。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适配性改革,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创新领域集聚。资本市场生态不断完善,内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当前市值超千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提升至27%,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集聚效应。同时,上市公司业绩回升向好,投资者回报不断改善。今年一季度,超七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目前已有逾1500家上市公司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实施。
“外资加码中国的背后,是更加确定、更具希望的经济发展前景。科技创新涌现、宏观经济向好,叠加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国资产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分析。
以开放共享发展机遇
一边是外资机构唱多、做多中国资产;另一边是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
今年2月,《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从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等多方面支持外资深耕中国市场。2024年11月,商务部、证监会等6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从认购对象、资产要求、投资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大幅降低外资进入门槛……
外资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公开信息显示,6月23日,汉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6月16日,淡明(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安耐德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也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多家外资公募大手笔买入旗下权益类基金。4月30日,摩根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6月7日,宏利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旗下宏利睿智领航混合基金。
“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为境外资金创造了新机遇。”田利辉表示。
未来,中国更加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生态有望加快形成。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持续深化市场、产品和机构的全方位开放,推动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和制度互学共鉴。近期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方案,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进一步增强各类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让全球投资者更加顺畅、更加充分地分享中国创新发展机遇。(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