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其中非遗美食、国潮好物等各大“老字号”,凭借卓越品质成为流量担当。数据显示,“90后”已是购买“老字号”最多的群体,“00后”下单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速达95%。“老字号”何以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
这恐怕要归功于当下的“老字号”国货品牌,实现了“农味”与“商味”的完美融合。

农业新技术加持
“老字号”物美价廉
“老字号”大都起源和成长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它们的生产材料不仅来自农产品或农业衍生品,制作工艺也多带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烙印。
在有些人看来,年轻人追捧“老字号”,可能只是为情怀买单,然而相关调查发现,高性价比是年轻人看重“老字号”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大规模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这正是物美价廉的基础。

(重庆城口老腊肉)
以重庆城口老腊肉为例,以前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在效率、质量控制及标准化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如今,企业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原料的选取、腌制、熏制到包装、仓储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腌制的配方和比例也更加精确可控,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腊肉品质的稳定性,由于人力成本大幅减少,价格也“打下来”了。
年轻用户消费观更新
情绪价值最“贵”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不仅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与价格,还在意是否能够带来情绪价值。
北京某“老字号”糕点店负责人介绍,为了吸引更多年轻顾客,店内设置了一些寻宝装置——在一处“盉[hé]”模型装置前伸手,装置内就会喷出水雾;“爵”字造型音乐盒,可以通过手势感应播放古风音乐……消费者来到店里可以体验到线上买不到的快乐,这就是满满的情绪价值。

曾经有一段时期,提起老字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太陈旧不洋气,觉得一些国外品牌、新兴品牌才是消费首选。但是这些年,有研究报告显示,42.42%的受访者因为老国货品牌注重创新和研发而被重新“种草”。“五一”期间,许多“老字号”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推出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创新零售方式
不以山海为远
近年来,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给“老字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老字号”也善于借助新平台、新渠道推介自己。
上海某“老字号”王牌单品“咸蛋黄肉松青团”曾在一场直播中,13万盒青团仅用10秒即售罄。电商平台通过冷链物流、产地直供等方式,保障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性价比。

老字号经历低迷萧条,再焕发第二春、历久弥新,正如老树发新芽,见证了商业与农业、工业相互交融、反哺的过程,从“老字号”这锅热汤里,品出新时代的味儿。
撰稿|石峰
编辑|冯晓楠
主编 | 张程 王娇
监制丨舒晶晶 刘兵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冯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