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残疾人就医流程 完善无障碍环境 这项《意见》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17:20:00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提出通过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引导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推广残疾人友好就医服务理念,完善无障碍环境和各项制度措施,优化残疾人就医流程,落实便利残疾人就医措施,提供合理就医便利,切实改善残疾人就医体验。

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

  1. 无障碍设施建设。按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设置符合标准的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停车位(含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建有可供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设立低位服务窗口,设置无障碍卫生间。
  2. 无障碍信息交流。挂号、叫号、缴费等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
  3. 配备无障碍设备。鼓励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配备可租借的轮椅、平车,方便残疾人移位的辅助工具及防洒餐盘、助食餐具等照护器具。
  4. 标注指引无障碍设施信息。在入口或者显著位置,对机构内主要无障碍设施或咨询服务台、人工服务窗口、自助服务终端等进行标注指引,便于残疾人准确找到目标。

优化诊疗服务方面

  1. 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残疾人预约挂号渠道,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鼓励医疗机构安排社工、志愿者或其他工作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导医服务。
  2. 优化服务流程。针对残疾人特点,优化就诊路径,简化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服务流程。通过签约、巡诊等多种方式为确有需要的残疾人开展上门诊疗、康复、照护等服务。
  3. 加强诊后管理和随访。依托医联体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积极发挥家庭签约医生作用,畅通双向转诊渠道,通过下沉专家、预留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等方式,为残疾人随访、复诊、康复等提供便利。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汤嘉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