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乐县残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筑牢组织根基、聚焦精准服务、凝聚多方合力,不断提升服务残疾人质效,让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建强“红色堡垒”,夯实助残工作根基;县残联党支部把强化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将残疾人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通过开展“党建+助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乡镇、村(社区)走访调研,建立健全残疾人基础信息库,精准掌握全县1638名重点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就业需求、康复愿望等情况,形成“一人一策”帮扶清单。今年以来,开展“学思想、强党性、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7次,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残疾人的使命担当。同时,推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每名党员定点联系1-2户残疾人家庭,定期上门走访、跟踪服务,累计解决残疾人生活难题20余件,让党旗在助残一线高高飘扬。
激活“红色动能”,聚焦精准服务实效;围绕残疾人“急难愁盼”,县残联党支部牵头整合资源,推出系列暖心举措:
就业帮扶“点对点”: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35个用工单位安置59名残疾人稳定就业。实施“爱心屋”助残就业项目,建成“爱心屋”3个,残疾人就业工坊2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1个,安置100余名残疾人或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属就近就便上岗就业。
康复服务“面对面”:党员干部携手医疗系统党员志愿者,组建“康复服务小分队”,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体检、上门办证、辅具适配、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累计服务84人次,让康复服务“零距离”。
生活保障“实打实”:推动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水电暖补贴和医保补贴等政策,积极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解放残疾人家庭劳力。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省市为民实事资金82.11万元,建成残疾人日间照料省级示范中心1个,并在中心建成就业工坊2个,实施无障碍改造70户,惠及残疾人及家庭200余户。
汇聚“红色力量”,营造全民助残氛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红色力量,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党建+助残”深度融合,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建设,全县1191名党员干部共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1283人,累计开展走访探视2048次,落实政策547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252个,帮办实事273件,资助资金17.38万元。二是“宣传引领”广泛发动,联合乡镇残联、社区党组织等开展“红色助残月”主题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典型事迹报道、助残志愿服务等形式,增强全社会助残意识。三是“社会联动”凝聚合力,发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残疾人就业帮扶、康复救助等项目,打造“红色助残联盟”,助残日期间共募集爱心资金及物资合计4万元,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35户。
作者:张斌基
编辑: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