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引导中小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图为2025年4月2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字化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在生产直流变频电机。 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极大改变了生产方式,催生很多新产业新赛道,谁能占得先机,谁就能赢得市场主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部分关键领域形成先发优势,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处于并跑乃至领跑位置,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和条件在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中小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重塑生产力结构,将给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高标准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持续完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同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审议通过并于今年5月20日开始实施,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制度环境不断优化。
规模巨大的市场优势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我国具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还有6000多万家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我国具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有7亿多劳动力、2.4亿多技能人才和每年1000多万高校毕业生的丰富人力资源。这些优势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各方面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减税降费方面,中央层面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0项;将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等优惠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在融资促进方面,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多点发力,科创板、北交所相继成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日益显现。在创新支持方面,中央财政用真金白银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在服务支撑方面,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上线运营,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共同打造“一起益企”等品牌服务行动。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和5.6%,增速较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3个和1.5个百分点,企业订单持续回暖,预期信心进一步改善。
详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文章《大力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策划:黎海华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