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 方芳
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高三校园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着紧张与期待。这场关乎未来的大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与体能的马拉松。
近日,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高三学子的课堂、家庭,记录下这场冲刺中师生与家长的携手迎战。
班主任的“锦囊妙计”:科学规划+心态调适
“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触手可及。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等待的结果,才会显得更加珍贵。”岳阳市第十四中学高三班主任代老师用“央视才女”董卿的这句话,激励学生坚持到底。
在她看来,“信用卡式睡眠”是冲刺阶段的关键策略——短期熬夜可以“透支”,但必须及时“还款”,否则长期缺眠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考场发挥。“我们要求学生下晚自习后尽量减少琐事时间,确保充足睡眠,避免高考时‘偿还高额利息’。”
学习方法上,她推崇“深度学习”——保持清醒的大脑和高度专注,学会通盘思考,排除干扰。她指出,课后、做题后、睡前以及每个复习周期,都是黄金复盘时间。课后立即复盘能加深理解,睡前回顾可强化记忆。
面对焦虑情绪,代老师的建议出人意料——“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内耗世界!”
她鼓励学生用“疯狂”方式解压:大声朗读、抄写课文、用“阿Q胜利法”自我激励五分钟……“这些看似荒诞的方法,往往能有效释放压力。”
任课教师“火力全开”:精准教学+高效提分
高三课堂的节奏明显加快,教师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岳阳市第十五中学物理教师张老师感叹:“现在每一分钟都珍贵,我们必须直击学生薄弱点。”
他介绍,物理高考侧重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最后30天会重点梳理典型模型和解题技巧,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有时候下课了,学生仍围在讲台边提问,我连着两节课都走不出教室。”张老师笑道,学生的热情让他倍感动力。
岳阳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李老师则将作文训练作为冲刺核心。“高考作文占语文半壁江山,我们要求学生积累时事素材,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框架。”她定期组织作文互评,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英语教师王老师则强调高频词汇+语法强化,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英语广播、影视剧培养语感。“每天背诵一定量的核心词汇,配合专项练习,短期内仍能显著提分。”
学子“奋力一搏”:计划+协作+心态调节
“时间越紧,我反而越有信心。”岳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学生小林眼神坚定。他制定了精细化复习计划,将任务拆解成小块,每完成一项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听首歌或吃块巧克力。“这能让我保持动力,避免倦怠。”
另一名学生小吴选择了小组学习。“和同学一起讨论,效率比单打独斗高得多。”他说,团队协作不仅能解决难题,还能互相打气,缓解压力。
在心态调整上,学生们各有妙招:有人通过跑步、打球释放压力,有人用画画、写日记梳理情绪。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尽力就好。”学生小陈说,保持平和心态让他更能专注学习。
家长“暖心护航”:后勤+心理支持
“孩子在前线冲刺,家长就是后勤保障。”学生家长刘女士每天变着花样准备营养餐,并根据天气提醒孩子添减衣物。“现在尽量不聊成绩,多谈轻松话题,减少他的心理负担。”
家长李先生则注重家校沟通,定期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看到孩子努力的样子,我们更该给予信任,而不是额外施压。”
也有家长坦言,陪考过程中自己比孩子更焦虑。“模考成绩波动时,我比他还紧张。”家长赵女士说,但她逐渐学会调整心态,“我们能做的,就是默默支持,静待花开。”
高考倒计时30天,师生与家长正以科学的方法、坚定的信念和温暖的支持,迎接这场青春的挑战。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段拼搏的岁月,终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