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山路有家“侨批展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0:35:00    

编者按:

厦门是著名的侨乡。近年来,在新时代侨务工作背景下,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以下简称厦门市侨联)以“守正创新”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为侨服务新路径,构建起“暖心、聚力、赋能”三位一体的侨务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化赋能、平台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打造出具有厦门特色的为侨服务新模式,让侨界群众切实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厦门市侨联成立75周年。75载风雨兼程,厦门市侨联始终坚守“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紧密围绕中心大局,在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为厦门的发展和海外侨胞的福祉作出贡献,谱写为侨服务新华章。 从今日起推出“守正创新·为侨服务”系列报道,展现厦门市、区侨联为侨服务特色案例。

近年来,厦门市侨联深挖侨界资源,其中,思明区侨联创建“侨批展厅”,并将其作为我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利用侨批等老物件讲述生动的华侨故事。

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是最原始且珍贵的档案文献,因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侨批何以成为“世界记忆”?

始建于1925年的厦门中山路,是全国首条直通大海的商业街,也是厦门最古老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位于中山路2号,百年前主营侨批的新加坡华侨银行,其在一楼还设置了“侨批展厅”。

新加坡华侨银行一楼的“侨批展厅”。林林摄

展厅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侨批文化雕像,再现着华侨书写侨批的场景。大厅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段话:“‘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展厅规模虽不算宏大,却似一座装满历史珍宝的精致匣子:四面墙壁皆被巧妙利用,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侨批史料,有放置在玻璃展台中因年代久远早已泛黄的侨批,有利用移动窗形式呈现的照片,还有汇票、信筒、批篮、批袋等实物原件,每一处展品旁均附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据了解,思明区侨联深化“区+街+侨企”合作共建,2019年打造“侨批展厅”,是福建省唯一的“原件+实物”展厅。该区深耕侨批文化,围绕“一个主题、三个版块”,每半年精心策划一期主题展,共展出9期,展出实物原件300余件。

游客参观侨批展。林林摄

祖籍广东广州的龙女士今年刚刚本科毕业,作为一位美籍华人,“侨批展厅”是她此次中国之行的第一站。她说,趁着假期闲暇时光,独自背上行囊来到中国,是想要更深入地探寻华侨文化和中华文化。尽管汉字对她来说难以解读,但在参观展厅的过程中,她还是随手拍下了几张照片,想要将这份珍贵的记忆永远留存。

一位来自福建省内的游客表示,此次他是来厦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顺路与女儿一同来“侨批展厅”参观。他说,该展厅以小见大,意义非凡,这些承载着思乡情、家国情的侨批,如同打开记忆的钥匙,瞬间唤醒参观者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共情,让人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离乡背井的不舍与在异国他乡顽强打拼的毅力。

位于中山路2号的世界记忆遗产·侨批展厅。林林摄

据了解,作为“侨史文化展示厅+侨胞会客厅”,同时也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窗口,“侨批展厅”曾接待过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的侨领侨团参访以及来自各界的游客参观,吸引客流量近5000万人次。该展厅为保护、研究、活化侨批文化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为讲好中国故事、留住乡愁,创造了更好的人文环境,也为拓展海外联谊、做好新时代华侨文化交流工作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林林 林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