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友谊,只有恩怨”“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等“苏超”热梗频出,迅速吸引了全国各地网友在短视频平台玩梗,官方也主动参与其中,如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争霸”、扬州与镇江的“早茶德比”……截至7月7日,#苏超、#苏超联赛等话题的播放量已突破200亿人次,“苏超”成了眼下网络上最火热词。
网友为什么会参与这些话题?无非是觉得有意思、有共鸣、有料,或者是可以从中获得乐趣、认同感。“苏超”的娱乐性、纯粹性和全民参与成就了一场欢乐消费盛宴,“苏超”第三轮恰逢端午小长假,6个主场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额增长14.6%,江苏省接待游客1241.55万人次,消费46.93亿元,银联异地消费占全国的10.8%。
相较于“苏超”的火爆出圈,青海本土的“青超联赛”热度就显得逊色不少。那么“青超”是否要向“苏超”抄作业?答案是复刻之路难行,“苏超”13支城市足球队背后是江苏“十三太保”,各个地方经济都很强,这是其他省份难以企及的,“青超”可结合自身特色选择性借鉴。“苏超”在短视频传播中运用的“破圈思维”,对“青超”来说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高海拔是“青超”区别于其他联赛的关键,在短视频传播上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青超”IP,就要制造“只有这里有”的稀缺感,雪山、草原等高原风光让足球场景跳出传统球场的单调感,带给用户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用户觉得“虽然辛苦,但只有青超能看到”。高海拔比赛对球员的心理考验也是很容易引发共鸣的点,普通人或许不懂足球战术,但一定懂和自己较劲的感受,从而引发用户产生“这才是真正的足球”的情绪共鸣。短视频传播高流量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互动、自发传播,比如模仿一个动作、猜一个答案、续一句话,让用户参与像“接话茬”一样自然。
“青超”破圈的意义,不是超越或者成为另一个谁,而是让“青超”带着高原独特的风光、人文,走进大众的视野,使更多人了解鲜活的青海以及青海群众对足球的热爱。足球不止于比分,更是一方水土里生长出的生命力,足球的精彩,本就该在差异里绽放,在坚持中闪光,这才是最动人的破圈。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