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鄂城“食”刻守护60万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00:04:00    

消费者从菜市场走出来,在“你点我检”的监测点,15分钟内就能检测出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

近段时间以来,鄂城区深化食品领域全链条监管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对制售假劣肉制品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专项整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累计完成免费快检10116批次

每月第一个星期三,蟠龙农贸市场蓝色检测亭前,经常会排起长队,消费者拿着刚购买的蔬菜、肉类,等待工作人员进行检测。食品检测合格,电子屏就会跳出绿色笑脸。

“给蔬菜做农药残留快检,心里才踏实。”消费者周女士说。“这片生菜叶经过12道检测工序,连0.01毫克百威杀虫剂都逃不过我们的火眼金睛。”检测员邵梦婷介绍道。

鄂城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胡宝林说,该区构建了由固定检测亭和流动检测点组成的服务网络,配备了先进的快速检测设备,包括15分钟内检测农药残留的荧光分析仪和检出瘦肉精的胶体金速测卡等。

检测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骨干,能够熟练掌握检测“五清”要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清、快检技术标准清、快检操作规范清、快检处置流程清、快检信息运用清。

如今,“你点我检”已成为城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常态。群众广泛参与,检测过程透明,使得一项简单的便民服务升级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创新模式。

同时,该区还建立了“百姓点检日”机制,针对节假日和特定场所开展专项检测。

8月6日上午,鄂城区9场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同步开展,其中,城区一商超半天时间就收到79批次送检食品。30分钟出结果,让“你送我检”成为消费者“宠儿”。

鄂城区还推出“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小程序,数千名市民通过手机参与投票,选出自己最关心的食品品类。在8月的活动中,乳制品、散装糕点、进口水果、速冻食品和畜禽肉等五类食品入选“最受关注食品”。

截至目前,“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惠民服务,累计完成免费快检10116批次。

向公安部门移送案源线索两起

今年3月25日,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消费者在美团平台购买的“小把牛肉串”不含牛肉。

经查,“小把牛肉串”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鸭肉,但商品详情页上却将“主料”标注为牛肉。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商户处以2000元行政处罚。

类似“挂羊头卖狗肉”的案例,并不鲜见。事情虽小,但却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5年4月,鄂城区启动整治制售假劣肉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聚焦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网络经营等环节,推动城乡食品市场秩序改善。5月13日,区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消费者举报,对一家商户进行执法检查,消费者以每瓶900元价格,在该商户购买8瓶高端白酒,货值7440元。

经辨认,上述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该商户提供了上游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及进货凭证等资料,证明了商品系合法渠道购得,且不知该商品侵权。

但是,商户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市场监督管理局当即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目前,案件还在深挖中。

截至8月26日,市场监管部门采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抽查”模式,全覆盖检查肉制品主体501家、农村食品主体1790家次。累计收缴问题食品690.2公斤,问题肉制品513.2公斤,向公安部门移送案源线索2起。

下步,鄂城区将逐步实现全区8849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日常监管全覆盖,追加完成农村食品经营主体750家次以上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排查。

查扣不合格电子计价秤24台

2025年6月13日,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位于西山街道雷山集贸市场一家商户进行计量器具专项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涉嫌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6月24日,商户接受执法人员的调查,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结合违法事实,监管执法部门依法没收该商户不合格电子台秤1台,并处以2000元罚款。

据了解,今年以来,鄂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水产、肉禽、果蔬等领域,聚焦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后厨等场所,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6次,累计检查集贸市场72家次,电子计价秤1671台次,查扣不合格电子计价秤24台。

胡宝林说,市场监管部门还积极筹措资金,为25个集贸市场统一配发“公平秤”,并为316杜山草莓基地40余户经营户免费发放、更换全新的智能电子计价秤。

据悉,2025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市场违法行为,有力维护了市场计量秩序,切实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

策划:夏双文

文字:王焱尧 曾达飞

摄影:金康

设计:刘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