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耳朵突然听不见了!这4个习惯赶紧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0:03:00    

人生路上,无需过多贪图,也能收获幸福。

余生,愿我们懂取舍、多思考、守分寸,不惧阻碍,坦然前行

取舍有度,修剪欲望

人生在世,初心难得。一个取舍有度的人,必然懂得初心的分量。

无论是对唾手可得的诱惑,还是来之不易的收获,都能及时修剪欲望,明白取舍是最好的护身符。

取舍有度,听起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却能反映出一个人对自我和生活的态度。

什么都想要的人,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生活主次不分。

而幸福的人,不会轻易浪费自己的精力。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适时取舍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人生的警醒。

开卷有益,滋养身心

花无蝶不香,人无书不雅。

一个人对待读书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生幸福的深度和密度。

一时开卷容易,能否对书中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是开卷有益的关键。

真正幸福的人,一定离不开阅读的滋养和提升。

懂得常学常新才能更好调节身心,不断完善自己。

言行有尺,推己及人

一个善良幸福的人,为人处世中不会一昧追求自我感受,而是言行有尺,推己及人。

无论关系深浅,能力高低,都懂得换位思考。不会因为表达自我就无视他人,也不会因为讨好他人而委屈自己。

分清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命运,守界不越界,有度不过度。

如此,人际交往的幸福感会越来越高。




好好的耳朵突然听不见了!这4个习惯赶紧改!


你知道吗?人的内耳中有一种细胞叫毛细胞,能把声音信号传递给神经细胞,再传到大脑,靠它我们才能听到并分辨各种声音。

普通人大概有15000个内耳毛细胞,出生后逐渐凋亡,且不会再生。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胞用到老年都是足够的,但如果出现一些“意外”,就会加速它的死亡,出现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甚至丧失听力。

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12岁至35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10亿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临床治疗也发现,近年来,我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有上升、年轻化的趋势。

正确爱耳护耳,这4个不良习惯赶紧改。

01


长时间使用耳机


长时间使用耳机是年轻人听力受损的主要原因。

  • 长期戴耳机加重对内耳毛细胞的伤害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耳机里放的是好听的音乐、故事等,怎么能算噪音呢?其实,只要音量够大,都是对听力有害的噪音。
我们戴耳机时,一般播放器的最大音量在85—100分贝,如果直接开到100分贝左右,不足15分钟你的内耳毛细胞就可能要罢工。
注意,戴耳机睡觉非常伤害听力。人虽然睡着了,但耳朵会连续暴露在噪音下数小时,这大大增加了内耳毛细胞受损的风险。
  • 戴降噪耳机和骨传导耳机也会伤害听力
与入耳式耳机比,降噪耳机的隔离效果好,在噪音环境中,不用特别调大音量也能听清;骨传导耳机不用塞到耳朵里,出现真菌感染的机会小。
但并不是说这两种耳机就不伤听力了。只要是耳机,只要是有声音传到耳朵里面,内耳毛细胞就会振动,只要使用时间长、音量大,一样会伤听力。
  • 正确使用耳机,牢记这三点:
1.戴耳机时,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环境声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
2.每天使用耳机总时长不要超过3~4个小时;
3.做好耳机清洁。戴耳机时耳道内空气不通畅,且相对潮湿,容易造成细菌或真菌感染。

02


频繁掏耳朵


有人痴迷掏耳朵,觉得不把耳垢清理干净就浑身不自在。
其实,耳垢并非一无是处,有抵抗细菌、病毒感染,阻挡外物入侵,保护鼓膜等作用。
外耳道有一定的自洁功能,加上运动、吃东西、说话时的动作,大多数情况下,耳垢可以自行排出。
为了清洁频繁地挖耳朵,会破坏外耳道正常的微环境,造成刺激性炎症,引起外耳道感染、发炎。
另外,掏耳朵真的很容易把耳朵掏伤,导致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情况。
  • 出现这些情况,才需要掏耳朵:
1.耳垢结成团块堵塞外耳道,导致听力减退;
2.油性耳垢堵塞外耳道,导致听力下降;
3.外耳道或者颌面发育畸形;
4.耳部有慢性疾病(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胆脂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出现以上情形,建议去医院耳鼻喉专科就诊,由医护人员在专业仪器的辅助下进行处理。

03


双手捏鼻子擤鼻涕


擤鼻涕时,切忌两个鼻孔一起用力,这样做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 擤鼻涕用力过大,易引发急性中耳炎
在我们的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条通道叫咽鼓管。用力擤鼻涕时,鼻腔内的压力会急剧升高。如果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这种压力无法从鼻孔释放,就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
此时,如果鼻涕中含有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就容易通过开放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此外,过度用力擤鼻涕还可能导致鼓膜受到压力,引起鼓膜穿孔,不仅会损伤听力,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
  • 小朋友擤鼻涕,更容易受伤害
儿童自身抵抗力较差,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腺样体扁桃体经常增生肥大,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毒。同时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宽、直,呈水平位。如果孩子经常双手捏鼻子擤鼻涕,更容易引发急性中耳炎。
  • 如何正确擤鼻涕:
1.不要同时捏住两侧,先捏一侧,稍微用点力擤出来擦干净,然后换另外一侧。
2.控制好擤鼻涕力度,不要太用力。
3.擤鼻涕后把纸巾丢到垃圾桶,然后洗手,注意卫生。

04


经常熬夜


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内耳血管痉挛,进而影响到耳蜗中负责听觉功能的毛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当耳蜗受损,听力就会突然下降。

熬夜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这些病原体也可能直接影响耳蜗,引发突发性耳聋。

05


识别身体的“静音”警报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之一,可能存在听力下降的风险,要提高警惕:
①听不见或听不清门铃声、电话铃声;
②在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
③总觉得他人说话咬字不清;
④电视机、手机的声音随时都开最大声;
⑤打电话都没法听清对方在说啥;
⑥经常听不到别人在背后喊自己;
⑦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听清别人所说的话。
发生突发性耳聋要及时就诊。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黄金期一般在发病后3~5天内,越往后治疗效果越差,甚至导致永久性耳聋。对于已经有听力损失的人群,在医生指导下,可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来源:新华社 央视新闻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即日起,武汉这些公交线路有变化!

搭乘“时光机” 解码武汉工业DNA

晨起后有这4个习惯的人,更健康长寿!

分享

收藏

在看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