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晚报8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凯 通讯员 徐娴慧)11日,岳阳市中心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暖意涌动。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何振豪躺在病床上,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平稳运转,他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收集,即将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这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源于他一句坚定的承诺:“只要能救人,再远的路都值得跑一趟。”
2025年刚毕业于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何振豪,如今在广西工作。几个月前,他接到岳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其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配、高配均成功。
“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何振豪的语气轻描淡写,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份“果断”早已刻在他的习惯里。
在校期间,何振豪就是校园里的“公益达人”。校园社区志愿服务、环保公益宣讲……各类公益活动里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他总说:“我深爱我的国家,始终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努力学习党的精神。虽然我现在不是党员,但是作为团员也应当尽自己的义务,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不过这份决定背后,也有过对家人的顾虑。“我深知这一举动会给家人带来担忧。”何振豪坦言,他一遍遍和家人讲捐献的意义、讲医学保障,最终慢慢说服了家人。
为了顺利完成捐献,他提前调整工作节奏,特地请假从广西坐高铁返回岳阳。从前期体检到注射动员剂,再到最终采集,始终积极配合,哪怕注射动员剂后有些轻微腰酸,也笑着说“没事,能坚持”。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率极低,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概率仅约十万分之一。何振豪的这份善举,不仅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更让“奉献”成为校园里又一段滚烫的佳话。
“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还会这么做。”采集结束后,何振豪握着工作人员递来的荣誉证书,眼里闪着光,“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也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一点点善意,可能真的能改变别人的人生。”
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逆行,也是一次源自校园的坚守,更是一份无关身份的热忱。何振豪用热血书写的爱心故事,正从岳阳市中心医院的采集室出发,在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流传,也在更多人心中种下了“予人玫瑰”的温暖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