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城市、打造连廊、解决学位,超大城市深圳如何高效治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5:19:00    

来源:【绿美深圳】

通过7年不懈努力,我国完成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在5月16日举行的自然资源部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表示,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本批复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随着国土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动态完善规划等需要,《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也于近期修订发布,要求加强城市国土空间绩效考核。近日,记者走访深圳,探究规划体检评估制度落地、促进超大城市高效治理的“深圳实践”。

把“割裂”开的城市“缝合”好

到了周末,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与笋岗西路交会处人气旺盛。不少香港市民带着家人,花费半小时,来到深业上城休憩娱乐。深业上城东连笔架山公园,南临福田中心区,西接莲花山公园,北邻梅林商务区。在这儿,吃饭逛街后,再来次有氧徒步,是个不错的选择。

深业上城项目是集产业研发、公寓、酒店、商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占地面积超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不过以前,这里是一家老牌企业的工业园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区规划处副处长曹丽晓介绍,十多年前,三条城市主干道将这家专门生产彩色显像管的工业园区与城市“割裂”开来。

深圳在全国率先步入存量发展阶段,典型的小地盘、高密度、高强度特征,对空间的可持续利用、精细化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城市发展,原先的工业园区成为核心区位。如何把“割裂”开的城市给“缝合”好,成为当地思考的问题。

曹丽晓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根据规划体检评估结果,专门编制了专项规划,目标是打造成一个上市企业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在这个定位下,就把厂房拆除,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并配套了比较高端的酒店、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变成混合利用、高效集约的城市综合体。”

据深业置地副总经理王森介绍,把项目存量进行盘活的方向就是要让它与城市融合。在立体开发的城市设计下,深业上城凭借商业空间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的优势,愈发成为大湾区,乃至国际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深业上城项目有4个首层地面,开创性地把城市周边很好地结合起来,包括地下的地铁、首层的公交、跟周边公园的生态连廊,还有立体交通形成的第四层地面。

深业上城的廊道上满是绿植和鲜花,市民可在此悠闲漫步或坐在长椅上休憩。(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深业上城的廊道长达1200米,这处景观连廊,把莲花山和笔架山公园串联起来。连廊下方是穿行而过的车辆,连廊远处是满眼葱郁的树木。在CBD和公园的“一动一静”之中,坐在连廊长椅上的市民游客吹着凉风,闻着背后的花香,放松解乏。王森说,以前,从莲花山到笔架山,绕来绕去要3公里。现在,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

据介绍,经过6年精耕细作,这一复合业态的综合体项目在去年共吸引客流突破4000万人次,销售额达60亿元,强劲的生机和活力见证了深圳这一超大型城市的“茁壮成长”。

发现生态断点,

打造生态连廊保护生物多样性

梅林山与银湖山公园是深圳中心最大的山林绿地组团,服务人口多达300万,生态性和城市服务功能价值巨大。但由于城市道路建设,原本相连的梅林山-银湖山生态区域被割裂。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曹艳芳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深圳市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工作时,基于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影像,发现梅林山和银湖山出现生态断点,影响野生动物觅食、迁移的行径和活动。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当地决定在梅林山与银湖山之间架起一个生态连廊——鲲鹏径一号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划师于洋洋介绍,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最大宽度48.4米的桥面上,供人通行的宽度只有十分之一。剩余部分的桥面上,则模拟野生动植物的生境,营造出常绿阔叶林、灌草丛、池塘湿地等自然生境,给野生动物穿行预留充足空间。

架在梅林山与银湖山之间的生态连廊——鲲鹏径一号桥。(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鲲鹏径一号桥是打通鲲鹏径上生态断点的首座标志性工程。数据显示,项目竣工投用的一年多来,通过桥面上架设的红外相机,监测团队已在半年内拍到11次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通过。

提早预判监测,

新增教育用地解决“学位焦虑”

不仅是生态修复,通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还能解决社区居民的入学难题。

2021年度城市规划体检评估发现,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甲子塘社区的中小学学位即将面临紧张局面。随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规划调整和土地供应,新增了两片教育用地。

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黎治国告诉记者,“2022年,光明区政府筹建我们学校,通过集约节约用地、模块化施工等创新模式,于2023年快速建成84个班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并投入使用,系统性化解了社区居民入学难题。”

深圳市民李女士从广西回来后,去年在凤凰街道甲子塘社区附近买了新房。李女士说,对于孩子上学的事,自己没有“学位焦虑”,回来不久,两个孩子就顺利就读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一个六年级,一个二年级。

于洋洋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我们的模型算法,差不多提早两三年的时间,就判断出未来区域随着大量商品房入市,学位肯定会紧缺。我们就在这个地方提早谋划,结合详规的实施落地,筹建了光明科学城南北校区这两所学校。周边学位紧张的情况没有出现,证明了我们规划体检评估提早预判、提早监测所产生的效果。”

深圳市提早谋划筹建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解决社区居民入学问题。(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记者注意到,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正式印发施行后,加强了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引导。比如,强化对空间矛盾冲突的及时识别,指导各城市定期监测各类自然资源空间布局、“三区三线”实施、规划传导衔接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情形,有针对性地完善规划及管理政策。

同时,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估提级为各城市的必选动作,分项对中小学、养老设施、文体设施、卫生服务设施、菜市场(生鲜超市)和足球场地等步行5分钟或15分钟覆盖情况,以及通勤时间、人均公园绿地、自然文化遗产数量等开展定期体检评估,引导城市及时补齐短板,促进各类设施供给充分、布局优化,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来源:新京报

编辑:黎莉

审校:王芳 谭录岗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均来自主流媒体及服务方,非商业用途,如有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编辑,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侵权内容。

本文来自【绿美深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