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报销的计算和处理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收集和核对报销单据
企业在发生费用支出后,需要收集相关的报销单据,包括发票、收据、报账单、审批单等。
这些单据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日期、金额、项目名称等,以便后续核算和审计。
登记发票信息
企业应将收到的发票信息按照费用类型进行分类登记,如差旅费、办公费、通讯费等。
每张发票都应有对应的科目进行核算,并记录在发票登记簿中。
核对报销单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在进行报销前,企业需要核对报销单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费用符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规定。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给予说明。
进行财务记账
在核对完成后,企业应根据报销单据的科目分配和数量进行会计分录,并记录在会计凭证中。
同时,应将报销单据记录在应付款科目下,以便后续结账和管理。
审批付款
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根据会计凭证信息和报销单据的真实性,审批并发放相应的报销款项。
具体报销计算示例
示例1:员工差旅费用报销
员工出差费用:10000元(2024年发生,2025年报销)
会计处理:
收到发票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元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元
报销时:借:其他应付款 100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0元
如果影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0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元
示例2:企业办公用品采购
采购金额:¥17257.19
社保统筹支付:¥3510.10
个人应付部分:
起付线:700元
个人自负:(¥20767.29 - 700) * 8% = ¥2305.38